文昌多措并举 高质量推进“候鸟”人才工作

文章来源:稿件作者:发布日期:2023-05-06

近年来,文昌市积极探索候鸟人才服务管理模式,先后创建了4个候鸟人才工作站,其中清澜、龙楼2个候鸟人才工作站被评为省级示范站,同时出台了《文昌市柔性使用人才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候鸟人才的柔性使用。目前,全市常态化联系候鸟人才3000余人,先后有50多位候鸟高层次人才在各行业领域发挥作用,取得了“党组织满意、老百姓叫好、社会各界关注”的良好成效。

 

高位谋划推进 打造高质量的候鸟人才工作平台

 

一是政企共建社区候鸟人才服务平台。按照“候鸟管理候鸟人才,候鸟服务候鸟人才”的工作思路,我市创新采取“政府 企业 人才服务”的模式,与企业合作创建清澜、龙楼2个候鸟人才工作站,对工作站的日常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候鸟人才工作站市场化、规范化、长效化运营。二是针对重点领域搭建候鸟人才工作平台。在清澜、龙楼候鸟人才工作站发挥辐射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卫生领域专业性强、候鸟人才层次较高等特点,我市在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分别设立候鸟人才工作站,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管理候鸟专业人才,让人才工作主体有更多的“话语权”。三是抓好候鸟人才资金保障。对于清澜、龙楼候鸟人才工作站,我市每年从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拨付工作站运营费用,根据考核情况进行拨付;对于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的候鸟人才工作站,则根据其柔性引进的候鸟人才数量和服务时长,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资金支持,灵活地为候鸟人才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突出功能定位 推动候鸟人才工作差异化开展

 

我市根据工作站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采取多种方式壮大候鸟人才工作站。一是打造候鸟人才工作综合体。我市利用清澜候鸟人才工作站位于文昌市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导清澜候鸟工作站利用扩大后的场所创建候鸟人才创业孵化基地,着力将清澜候鸟人才工作站打造成集候鸟人才服务、创业孵化、活动交流、成果展示为一体的人才服务综合体,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建设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龙楼候鸟人才工作站位于龙楼镇红海村委会,主要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产业为创建目标,通过人才支教、产业合作等方式利用候鸟人才资源,为激发候鸟人才的积极性,采取“服务换积分”的方式,候鸟人才可通过参与各类活动获得积分,兑换酒店住宿、景区门票等服务及礼品,引导候鸟人才持续参与地方建设,融入文昌、服务文昌。三是创建开放式的专业人才服务平台。坚持谁使用人才,谁就是责任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用人主体的积极性,在医疗卫生领域,依托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候鸟人才工作站,根据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需求,以短期坐诊、手术指导、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制定个性化的柔性引才方案,差异化开展专业领域候鸟人才管理服务工作,构建专业化的候鸟人才交流体系。

 

注重党建引领 团结候鸟人才齐心服务文昌

 

我市积极指导候鸟人才工作站设立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一是实施“候鸟恋红巢”工程。以活动开展常态化为抓手,依托候鸟人才工作站主体企业成立候鸟党支部,将党的工作和人才工作更加紧密地融合起来,做到“党建 人才”相得益彰。二是以党建带动帮扶。发挥候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导清澜候鸟工作站党支部与东阁镇凤山村形成结对帮扶关系,通过购买扶贫产品、送春联下乡、赠送慰问品等多种形式开展帮扶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战。龙楼候鸟工作站党支部则积极发动各类专业领域的候鸟党员,组成候鸟人才支教团队,助力乡镇教育事业发展。三是凸显党员先锋带头作用。针对因疫情影响而造成的农产品滞销问题,通过龙楼候鸟工作站发动候鸟党员带头开展“抗疫扶贫爱心助农”活动,发挥广大候鸟党员渠道资源,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助力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广泛发动候鸟人才在内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通过各类渠道帮助贫困户销售辣椒等农产品16.99万斤,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滞销问题。

 

围绕中心工作 候鸟人才资源使用初显实效

 

我市把对候鸟人才的需求与他们发挥余热的内在动力结合起来,不断调动候鸟人才的积极性。一是发挥候鸟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工作站发动医疗卫生领域专业候鸟人才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候鸟人才成立志愿服务队,深入协助各小区物业开展疫情防控,积极为所在小区及社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咨询服务。二是以项目带动候鸟人才引进。我市通过候鸟人才工作站,对接省外高层次人才资源,与上海市3所学校签订协议,开展“候鸟人才义务教育服务三年实施规划”,通过结对帮扶柔性引进2名上海市特级教师负责主持名师工作室,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师徒带教、课题研究、资源辐射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我市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三是推动本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医疗卫生领域,通过候鸟人才工作站,经引进的候鸟专家牵线搭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与深圳市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医院和高校达成长期柔性引才协议,实现了高层次候鸟人才团队引进。同时以“候鸟人才 本土人才”的模式,通过手术指导、师徒带教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本地医疗人才综合能力。现有13名候鸟医疗专家在我市服务,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市人民医院柔性引进的窦永充教授获得海南“十佳好医护”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