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楼镇:党建引领走出增收致富“牛路子”

文章来源:文昌市委组织部稿件作者:发布日期:2024-07-22

2023年,全美村、宝陵村、红海村委会共投入财政资金291万元参与西门塔尔牛养殖项目,经过一年运营,3个村委会共获得项目分红12.95万元。近日,龙楼镇举办了西门塔尔牛养殖项目分红发放仪式。

4.png

2023年以来,龙楼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上级政策扶持 撬动社会资本的形式,发展西门塔尔牛产业,推动“村党支部 自繁自养、政府搭台 租赁经营、辐射带动 绿色养殖、龙头企业 农户、养殖大户 散户”等多种养殖模式,实现了政府招商引资、企业减负盈余、农户增加收入、养殖绿色环保等多种成效,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牛”路子。

一、党建引领打造育繁基地,铆足“牛”劲求突破

在龙楼镇党委积极推动下,全美村立足资源禀赋,抢抓政策机遇,发展西门塔尔牛养殖项目,并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强链,完成投资591万元,建成牛栏3栋6行,占地20亩,配套修建办公楼、兽药房、围栏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目前,“牛”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全村肉牛圈养量突破300头,西门塔尔牛育繁基地存栏量达220头。同时,龙楼镇党委认真实施联农带农富农机制,为监测户、脱贫户和镇内养殖经济合作社无本提供40头西门塔尔牛养殖,养殖期满后,以1头至少3000元收益的价格进行回收,有效带动村民增收。

二、支部示范带动,“牛产业”激活六水共治新动能

“增经济效益,促生态效益”是龙楼镇西门塔尔牛养殖项目的发展目标。龙楼镇全美村党支部为实现粪污资源高效利用,坚持按照无污染、零排放的养殖场标准,科学制定值班表,通过每日一名党员干部、1名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现场监督的形式,严控养殖基地污染物排放,确保牛的存栏总数不超标准。此外,龙楼镇党委引导粪污收集公司与养牛场签订牛粪消纳合同,并通过圈养牛的方式,逐步淘汰散养牛,改善当地土壤和水环境,促进全镇6万亩土地资源合理化利用,既保证养殖户收益,又不污染环境,做到循环农业环保有序发展,成功打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新局面,推动“六水共治”与乡村振兴工作齐头并进。

5.png

三、推行共建共享,联农带农走向“牛”路子

“谋联合发展,促惠民增收”是龙楼镇西门塔尔牛养殖项目的发展理念。龙楼镇鼓励西门塔尔牛育繁基地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形成党建联盟、农户共同参与的良好态势,助推“党支部 龙头企业 农户”的养殖模式进一步扩大。同时,积极探索“养殖大户 散户”模式激活联农带农机制,企业与脱贫户签订西门塔尔牛回购协议,确保收购每头牛的保底收益为3000元。目前,龙楼镇龙新村党支部、东阁镇及东郊镇的3位养殖大户合计养殖西门塔尔牛83头;全美、宝陵、吉水、龙新4个村委会及周边村民入股参与西门塔尔牛养殖项目,年底获得5%的分红;龙楼镇金星村、全美村约20户农户计划进行合作养殖。

6.png

四、增加集体经济,致富路有“犇”头

“找靶向发力,注发展动能”是龙楼镇西门塔尔牛养殖项目的发展方向。龙楼镇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引导和鼓励企业坚持“产销一体,绿色发展”的思路,从“养得好”到“卖得好”,积极探索“线上团队销,线下专店卖”相结合模式,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提升西门塔尔牛肉的市场占有率。通过采取“牛场-屠宰场-销售市场”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直接面向火锅店、农贸市场等大型商超供货,与抖音、美团等线上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推动西门塔尔牛肉进入消费城市。为推动企业发展反哺村集体经济,成立“企业 合作社”,以发放土地租金、产业分红和带动40户就业等方式,巩固拓展全美村集体经济超100万元大关,成功让西门塔尔牛产业成为特色产业、绿色产业、致富产业。

下一步,龙楼镇将引导全美村党支部和企业搭建信息平台补链,依托西门塔尔牛育繁基地,设计储牛信息小程序,并计划在全省范围内,进驻养殖大户信息100户、圈养肉牛5000头,推动实现西门塔尔牛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品质和效益“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