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文章来源:稿件作者:邢定海发布日期:2013-03-20

如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邢定海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强调“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统筹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将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党务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扎实地贯彻落实这一项重要工作。

一、明确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重要意义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目的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其重要意义有:

1、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目的在于通过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把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统筹起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党的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党建机制,进一步解决“组织如何建立”、“党员如何管理”、“组织如何统筹”、“组织如何关爱党员”、“党员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使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3、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着“三难”:一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难;二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三是农村发展党员难。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就是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树立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观念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一)树立农村党建与城市党建协调发展的整体观。树立区域观念,转变城乡二元思维模式,把城乡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做到思路谋划城乡“一盘棋”,制度设计城乡“两相益”,工作推进城乡“两手抓”,经济社会城乡“一般齐”的统筹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观念部门

(二)树立农村党员与城市党员在党内生活主体地位的平等观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认真落实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树立农村党员与城市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克服对农村党员的偏见,公正平等地对待城乡所有党员。城市党组织要主动把农民工党员纳入管理服务范围,一视同仁保障城乡党员权利。要教育城市党员切实尊重、平等对待农村党员,引导农民工党员增强自信、自强意识,主动融入城市党组织和城市生活。

(三)树立与时俱进抓好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观

各级党组织要在继续传统党建工作有效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不适应、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做法进行改革,丰富内容,改进方式,创新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富于创造性、符合时代性。

(四)树立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服务观

各级党组织要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搭建党组织班子,配置干部、人才。培养党员队伍,开展党的工作,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三、探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思路

探索构建城乡基层党建,是实现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有效途径。从当前我市的党建现状看,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一)建立城乡共建的基层组织设置

1、打破区域界限,建立城乡联合党组织。采取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村与机关联建、村与学校联建等方式,建立各类城乡联合党组织。

2、依托产业链条,建立产业党组织。以产业链为纽带,建立跨越城乡地域,联结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产业党组织。

3、围绕区域性优势产业,建立党组织联合。市、镇、建制村之间围绕优势产业发展,组建党组织轮值会或特色党组织。

4、跨越地域建立流动党组织。按照“双向互动,共建共管”的原则,跨省、跨市(县、区)建立流动党组织,形成跨越地域、统筹管理、联动运行的农民工党组织网络。

(二)创新城乡互动的基层人才工作

1、选派高校毕业生和机关干部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2、利用城市资源培养锻炼农村基层干部人才队伍。采取招引办学、联合办学等方式,拓宽学历教育渠道,鼓励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农村干部参加各种学历教育;组织镇农技人员、农村干部、乡村老师等参加短期专业培训;组建讲师团,轮训村“两委”负责人;选派村干部到镇机关、镇干部到市直部门、市部门干部到省直部门挂职锻炼。

3、完善城乡干部培养链。明确规定考录市、镇两级公务员优先考虑到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拔市直部门干部必须注重农村基层工作经历,鼓励城镇年轻干部到农村创业成长、农村优秀干部向城镇流动。

4、组织引导农村优秀人才进城创业。城乡党组织要把引领农村人才进城务工作为重要任务,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提供创业资金,引导组建党员经纪人队伍,着力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城镇就业门槛,吸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

(三)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党员动态管理

1、构建内外结合的农民工党组织网络。对发展农民工党员的目标任务及培训培养、考察考核、教育管理等各环节的工作作出具体要求,确保农民工党员发展的数量和质量。

2、完善双边互动的农民工党员管理办法。建立区县、乡镇、村三级联网的农民工党员信息库,采取农民工党员行前登记、定期联系等措施,确保流动党员管理不断线。通过创建党员服务中心,组建党员春耕互助组,设立留守儿童学校和空巢老人活动室等措施,着力为外出党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3、党员作用发挥两地互促。加强教育引导,搭建载体平台,着重引导农民工党员在返乡创业和带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作用。

(四)推进城乡覆盖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1、积极搭建载体平台,使城乡群众同享温暖。大力开展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活动,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村(居)民事务代理中心(点)等,不断创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方式。

2、丰富活动载体,使城乡党员共同践行宗旨。深化和拓展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结对帮扶、党员义工、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落实党员干部联系基层、接待群众,党员走家入户,群众说事等制度,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3、建立考评机制,激励城乡党员发挥作用。探索建立群众评议监督机制,把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评优的内容,定期组织考评。

(五)完善城乡共享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

1、建立基层干部待遇保障机制。扩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基层覆盖范围,建立村干部补贴与机关干部工资同步增长机制。

2、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机制。完善党内互助帮扶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办法,探索设立党内帮扶热线,拓展党内送温暖活动。探索建立帮扶困难党员的协调联动机制,根据不同类型困难党员的实际,分类制订帮扶计划,把贫困党员帮扶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形成党内帮扶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的格局。

(六)开展城乡合作的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

要积极探索在党建工作中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现形式,统筹调配党建资源要素,推进城乡党建资源双向流动,做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组织活动城乡互动。在深化部门包村工作的基础上,城乡党组织开展“支部联线”结对帮扶活动。

2、组织生活城乡交互开放。积极引导城市党组织接纳农民工党员过组织生活,组织城市党员下乡、农村干部党员进城过组织生活,使城乡党组织活动走向开放、融合。城镇机关党组织根据不同主题,面向社会邀请城乡群众、流动党员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

3、组织资源倾斜农村。调整党建工作重心,关注边远地区和农村基层的党建工作,在项目、资金、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引导城市党建资源向农村流动。